此外,補充膳食纖維也能透過調整腸道菌叢、刺激腸道蠕動還有吸附水分,來有改善排便狀況。
黃豆含有完整的胺基酸種類,加工後的質地比動物性蛋白質軟嫩、好入口。Photo Credit: 幸福 蛋白質攝取量固然重要,但建議要在三餐平均分配蛋白質的份量,每餐「一個掌心以上」是最能幫助增肌減脂的份量。
健康成人短期攝取高蛋白飲食(2.0公克/公斤體重/天)也不會影響腎臟功能。Q. 低脂奶看起來比較稀、比較沒營養? 台灣的鮮乳其實都是有經過國家標準(CNS3056)規範,其原料皆是以生乳為主,再依據乳脂肪比例,回填乳脂肪後經過殺菌製成的。只要計算平常吃的豆魚蛋肉類,最後再除以0.8,就可以簡單地估算一天蛋白質量到底有沒有吃夠。所以別忘了每一餐都要補充豆魚蛋肉類喔。但是為了健康,大家開始懂得取捨,開始轉向選擇植物性油脂,甚至進一步了解油脂結構,選擇不飽和脂。
最後,想知道一天吃了多少蛋白質嗎?最簡單的方式可以用手掌計算。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如下: 19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1公克的蛋白質 71歲以上的年長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公克的蛋白質 運動族則可針對運動目標將每日的蛋白質攝取提高至每天每公斤體重1.5-2.0公克不等 以營養學的定義來說,每一份的蛋白質食物可以提供約7公克的蛋白質,再依照食物各自含有的脂肪含量,而分為低脂、中脂、高脂,甚至是超高脂的蛋白質食物。現代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大部分人都是從3C產品中獲取最新新聞和信息,傳統媒體逐漸被新媒體取代。
而且大家應該會發現,很多中國的軟體都必須實名制使用,用電話號碼註冊,所以就算人在自由的台灣,只要開始使用中國軟體,相當於使用者透過網絡,被中國統治著。中共對於台灣的野心,全世界都很清楚,早年「武統台灣」的口號一直掛在嘴邊,「武統」的計劃一直沒有實施,但「文統」的滲透計劃,隱藏在各個角落。這些中國軟體不僅攜帶著大量思想侵犯的子彈,還不允許上傳所謂「損害中國形象」的內容,之前已經有新聞報導,抖音隨意屏蔽關於「六四」的信息。我不是要搞「民主專政」,再好的政策一旦沾上「專政」兩個字就變味了。
有了香港的前車之鑒,相信台灣人對於中國態度會更加明確,就算政府不出聲禁用這些中國軟體,台灣人何不自願抵制?卸載中國軟體、拒絕購買中國貨,尤其是涉嫌種族滅絕的「新疆棉花製品」等等。印度正式宣佈禁用59款中國APP,包括Tik Tok、微信等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的軟體
而且大家應該會發現,很多中國的軟體都必須實名制使用,用電話號碼註冊,所以就算人在自由的台灣,只要開始使用中國軟體,相當於使用者透過網絡,被中國統治著。繼美國之後,印度全面禁用中國軟體實在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如果新媒體被某個集權政府控制,只宣傳他們的正面新聞,禁言一切關於該政權的負面信息,日積月累,就達到誤導使用者的目的。我在台灣很多年輕人使用的論壇上,都見到過宣傳中共、中國解放軍的文章。
我是想強調,注意分辨中國政府所散播的、有目的的謊言。而這樣的思想侵犯,就藏在中國政府背書的中國軟體中,可能是一條小視頻,可能是一篇文章。很多中國企業,會高價聘請台灣人到中國去上班,薪資是台灣本土的二至三倍,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或台商,免不了就要用到中國軟體以便溝通,完全禁用中國軟體對台灣來說還是一個難題。關於「崇拜中國」、「統一真好」這類言論,在現在的台灣,尤其是年輕人中間確實很少,絕大多數台灣年輕人都直接反對專制集權,但是台灣作為一個言論自由,又多元的地方,社會中充斥著不同的聲音,這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保證每個人自由發聲的權力,壞處是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宣傳和自由民主相悖的謊言。
但如果換作一個服務於中共的人,為了實現中共滲透的目的,公開說「我覺得中國比台灣好」,這句話就有了問題,這相當於中國為了實現不合理的野心,有計劃地發出對台灣的思想侵犯。中共對於台灣的野心,全世界都很清楚,早年「武統台灣」的口號一直掛在嘴邊,「武統」的計劃一直沒有實施,但「文統」的滲透計劃,隱藏在各個角落。
中國軟體一直是聽命於共產黨,這是早已公開的事實。理由是這些軟體涉嫌危害國家安全,以及侵犯國民隱私。
台灣的安全和獨立,不僅是政府的態度,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台灣人追求自由的決心。有了香港的前車之鑒,相信台灣人對於中國態度會更加明確,就算政府不出聲禁用這些中國軟體,台灣人何不自願抵制?卸載中國軟體、拒絕購買中國貨,尤其是涉嫌種族滅絕的「新疆棉花製品」等等。印度正式宣佈禁用59款中國APP,包括Tik Tok、微信等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的軟體。我不是要搞「民主專政」,再好的政策一旦沾上「專政」兩個字就變味了。講這句話未免很像中國的口吻,只有集權國家才會分別「政治不正確」的聲音。使用中國軟體,就意味著你的信息暴露在共產黨面前,只要共產黨願意,隨時可以拿到用戶個人資料,並且對用戶私人帳號做出封號、禁言等動作。
現代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大部分人都是從3C產品中獲取最新新聞和信息,傳統媒體逐漸被新媒體取代。這些中國軟體不僅攜帶著大量思想侵犯的子彈,還不允許上傳所謂「損害中國形象」的內容,之前已經有新聞報導,抖音隨意屏蔽關於「六四」的信息
寫作某個部分來說,就像是在記錄消失的過程。」彼岸的鹿對作家兩個字一直很心虛,也很困惑。
對我來說,人生中最可怕的是失去記憶,以及被忘記。文字:沈默|攝影:逗點編輯部 日前於Moobooks沐本學研社展出的逗點文創結社十周年特展,邀請《灰矮星》柏森、《一起把那些堪稱地獄的日子撐下去,好嗎?》知日謙、《折了又折》彼岸的鹿三位年輕作者,於日前舉辦小型座談,一起向讀者分享創作的狀態、寫作方式,以及對詩人、作家身分的感受,乃至寫作與時代的關係。
他並不認為,出了一本書,就是作家,因為作家應該是寫書為生的人吧?「但我不是啊,也不想被分類。文學創作與我自己無關,我不是在創作,尤其是我採取的是撿垃圾一樣的寫作方式。」 相較知日謙、彼岸的鹿,柏森更多了一些身為創作者的特殊感應,她沉聲道:「可以說寫作就像通靈一樣嗎?靈感會忽然進來,感覺全部感官都打開了。快樂的時候,根本不會去寫啊。
為什麼我選擇詩歌這種文體呢?我想,是因為它是偶然的、突然發生的,猶如神靈降落時的話語。我也不是作家,我就只是透過文字去把難以忘懷的事物整修為故事。
而我寫下那些事,就是想要讓自己永遠記得。因為我想要強調真實感,這就是我啊。
柏森首先分享自己對創作的想法,「創作最好的狀態,不是感覺到最痛苦的時刻,抑或是事過境遷以後,而是在各種情緒都湧上、百感交集之際,對我來說,才能夠寫出真正的創作。」 知日謙馬上跳出來作為反例,「我就不是欸,真的是只有慘痛的當下,我才寫作。
我的想法反倒是,那道名之為作者的門,與我是不相干的。」 彼岸的鹿則是另一種極端,「某些情感,會在某些時刻發生,我想把它寫下來,就是想要讓它與我無關,讓它在生命裡成為過去,那是一種徹底地放下的自我需求吧。如果沒有人記得自己,就像我不存在。」 彼岸的鹿亦率直地講:「寫作了一段時日後,當想要更好的時候,感覺那個門就會縮小,變得更窄。
」 知日謙表示,他與彼岸的鹿有些類似,都是先在筆記本上零散記錄,真的情感充沛之際,才會將它們拉出來重整。」 「歡迎光臨灰矮星~逗點Pizza盒詩集展」 地點:蔦屋書店高雄店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五福三路59號(大立百貨A館) 時間:1月7日至3月1日,每日11:00-21:00(以百貨公司公告營業時間為主)。
回過頭去看書,也常有這是我寫的嗎?對了,有些句語,我記得原本寫的時候情緒沒有太大,到了重讀時反而會哭,有點奇怪。我喜歡被惦記,是因為如此一來就無須害怕自己不存在。
跟自己過不去,情感最滿最強烈,創作就自然地發生。Photo Credit: 逗點文創編輯部 逗點與柏森透過Woolloomooloo贊助的Pizza盒子策展,現場當然要分享Woolloomooloo的Pizza。
评论留言